我們現在所稱的「音樂銷售通路」,即由過去俗稱的「唱片行」轉型而來,為流行音樂產業(即過去俗稱的「唱片工業」)架構的重要下游角色。早在日治時期的30年代,日本商人便紛紛來台設立代理商行銷售唱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音樂銷售通路」已不只單純店面銷售的「實體通路」,還包括利用網路銷售的「虛擬通路」。茲將近百年來臺灣音樂銷售通路的發展及演進簡述如下:
託售時期 (20年代~40年代)
「唱片」在日治時期稱為「曲盤」,臺灣早期的唱片皆由日本進口,寄託在西藥房、文具店、鐘錶店、化妝品店、書店、百貨店等地方出售。1922年台北正式升格為台北市後,增加許多日本唱片的代售商店,大多聚集在榮町(今衡陽路)、表町(今博愛路)及本町(今重慶南路)等地。
之後,大稻埕亦出現唱片代理店及零售店,而其它市鎮也陸續出現西藥房、鐘錶店等商店代理零售唱片的情形。直到臺灣光復後,鄉下地方的西藥房,仍有兼賣唱片的景象。
零售時期 (50年代~70年代)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人被遣返,留下許多不能攜帶的財物。有的本地居民便到處收購日人留下的留聲機與唱片,擺攤銷售。1951年,原在台北重慶南路、建國中學擺地灘的楊榮華先生,在台北中華路上,搭起簡單木屋,開設「順榮記」唱片行,正式以店鋪方式銷售二手唱片。1953年,因中華路違建棚屋拆除,遂轉往西門町國際戲院旁成立「勝利」唱片行。1961年,楊榮華先生成立「龍鳳」唱片出版社,出版臺灣誦經、勸世歌、爆笑劇及歌仔戲等唱片銷售。
1962年,中華商場興建後,唱片行如雨後春筍般設立。中華商場的第五棟-信棟,可說是歌聲彌漫的地方,聚集了相當多家的唱片行。除了一樓的「新新」、二樓的「佳佳」外,尚有「哥倫比亞」、「米高梅」、「環球」、「遠東」等相當有名的唱片行。此外,中華商場頭還有一家「金門」唱片行,專賣由「女王」及「鳴鳳」出品的京劇唱片。當時若想要聽音樂,只要來到中華商場,無論是西洋搖滾樂、爵士樂,還是美國告示牌的西洋流行歌曲,亦或是中國上海時代流行金曲,甚至是地方戲曲及京戲,可說是應有盡有,滿足各種年齡層的喜好及需求。
除了中華商場外,其它如衡陽路、南京東路三段、中山北路三段、新生南路二段等,皆是當時年輕人經常駐足巡訪的新潮音樂熱點。至於外縣市如台中的好萊塢,彰化的火冏樂,台南的福盛、天樂,新竹的第一,嘉義的美樂美,高雄的美音等,皆算是60年代較知名的唱片行代表。
70年代後,錄音卡帶開始大量盛行,漸漸取代唱片成為聽樂者的最愛。由於錄音卡帶不佔空間且攜帶方便,加上收錄音機的風潮與普及,除了唱片行外,各地區夜市也成為主要的銷售地點。但在拷貝技術的突飛猛進下,翻版音樂大量的進入夜市,以低成本的優勢占領市場,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也造成唱片公司的嚴重困擾,營收呈現大幅衰退局面。
配售時期 (80年代)
進入80年代,中盤商開始崛起,唱片公司將唱片卡帶製作完成後,先售予中盤商,再由中盤商轉至唱片行或百貨公司等地銷售。當時的中盤商以亞洲唱片、海山唱片及華總唱片為代表,一度握有近八成的零售商通路。
至於零售通路部份,除了唱片行、大型連鎖書店、百貨公司及夜市外,尚有便利商店及唱片公司專賣店。一般便利商店會在收銀台處置放一旋轉卡帶架,架內陳列約50~60卷左右的新發行卡帶。便利商店的優點是便捷,但相對的售價也比一般唱片行高出一成左右。因此,若非時間緊迫,一般而言,消費者購買的意願並不高。
唱片公司專賣店則以「滾石唱片」為代表,滾石唱片於80年代末期開始成立專賣店,店裡百分之八十的卡帶皆由滾石出版。這類型的專賣店一般面積都不大,多半附屬於百貨公司某一部門或是地段好(如台北市東區)的小店面。之後,滾石專賣店逐漸由北區擴展至中、南部,以便利更多的消費者。
此外,以發行台語歌曲為主的「吉馬」唱片,與「天藍」車行合作,首創利用計程車代銷卡帶的先例。由於行銷方式新鮮,不少乘客也願意捧場,效果還算不差。另一方面,由於80年代時期台語歌曲在電視節目上仍有受到限制。因此,台語歌手便轉往夜市發展。做法為唱片公司在夜市搭一個小台子,請發片歌手現場演唱新歌廣為宣傳,這種現唱現賣的行銷方式,也獲得相當不錯的成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