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時期(1989~1999)

 

1987年,政府頒佈解除戒嚴令,使得過去民間社會長期承受政治、文化的壓抑得以抒發。80年代後期,「新臺語歌運動」崛起,許多獨立音樂的創作人士紛紛浮上抬面,開創了一波「臺語歌新浪潮」。所謂「新臺語歌」,係指臺語歌曲歌詞及曲風的創新,除了歌詞內容趨向反映社會現實情況外,過去悲情哀怨的曲調亦以充滿活力的旋律所取代。另外,無論是歌詞及歌曲部份,皆與其它語言及西方音樂結合,不僅使得創作元素豐富,創作風格亦更趨多元。

 

1989年,王明輝、陳主惠與司徒松等人組成黑名單工作室,出版「抓狂歌」專輯,為臺語歌曲掀起了一股新旋風。這張專輯標明「臺語文化自覺意識甦醒、臺語文化再造」,雖然唱的是臺語,但以搖滾、雷鬼及饒舌的音樂曲風呈現,風格創新獨特,可說是為臺語流行音樂建立一新的里程碑。歌詞內容則反映當時政治、經濟及教育等各方面社會問題,並帶有濃厚的批判色彩。專輯中「台北帝國」、「民主阿草」及「計程車」等歌曲,結合黑人雷鬼、饒舌和臺灣「雜唸仔」風格,「慶端陽」及「新莊街」則為現代臺灣民謠。整張專輯取材豐富,曲風多元,堪稱為「新臺語歌」的經典代表作品。

 

1990年,林強以全臺語創作,結合搖滾曲風,發行「向前走」專輯,更為臺語歌曲開創一新紀元。「向前走」一曲描述從小生長在鄉鎮的臺灣囝仔,為了生活離開故鄉,前往都市追求希望理想的心情寫照,反映出當時年輕人對現實社會的感受,同時亦表露出其樂觀面對的心態。歌詞中「啥米攏勿驚」,更是呈現出充滿信心而非悲情感傷的新臺灣意識。這張專輯批判意味較少,多了不少社會人文關懷,推出後獲得市場廣大迴響,也讓林強成為年輕樂迷的偶像。1992年,林強推出「春風少年兄」專輯,銷售持續大賣,同年參與製作的「少年吔,安啦!」電影原聲帶,亦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

 

1990年,陳明章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下午的一齣戲」,利用傳統五聲音階的音樂型式,唱出具有現代味道的臺灣歌謠。這張專輯中,陳明章不僅將琵琶、嗩吶、南胡等傳統樂器出現在編曲中,同時亦利用吉他、提琴等西方樂器演奏,創造出個人獨特的音樂風格。之後,陳明章陸續推出「阮不是一個無情的人」及「勿問阮的名」等專輯,知名代表歌曲則包括「再會吧北投」、「伊是咱的寶貝」、「阮最愛的玫瑰花」及「相逢台北橋」等。

 

1992年,陳昇與黃連煜組成「新寶島康樂隊」,以演唱臺語及客語為主,開啟了「新母語歌謠」風潮中的獨特路線。首張同名專輯「多情兄」一曲,混雜了臺語與客語,為臺語歌壇注入新的元素。之後,並加入具有排灣族血統的新成員阿VON,注入原住民音樂,讓這些新臺語歌曲的樂風更加豐富。之後陸續推出「新寶島康樂隊第Ⅱ輯」、「新寶島康樂隊第Ⅲ輯」、「老寶島康樂隊」及「新寶島康樂隊第樹輯」等專輯,皆有不錯的銷售成績及評價。這段期間,新寶島康樂隊的知名代表歌曲則包括「一佰萬」、「鼓聲若響」、「歡聚歌」、「日出」、「車輪埔」及「有樂町人生」等。

 

1992年,伍佰以本名吳俊霖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將80年代藍調、搖滾及雷鬼等西洋流行樂風,呈現在此張的國臺語作品中。1998年,伍佰推出「樹枝枯鳥」首張臺語專輯,運用完美、典雅的辭彙,搭配民謠、舞曲及搖滾等曲風,並融合現代電子音樂,為臺語歌打造出新的生命。這張專輯不僅獲得第十屆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銷售量亦達60萬張,可說是名利雙收,叫好又叫座。這段期間,伍佰的知名代表歌曲則包括「愛情限時批」、「世界第一等」、「斷腸詩」、「煞到你」及「空襲警報」等。

 

1994年,本名朱約信的臺灣民謠歌手,化身豬頭皮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笑魁唸歌-我是神經病」,將西洋的嘻哈曲風巧妙運用在臺語歌曲中。豬頭皮以夾雜臺語、客語、國語、日語及英語的唸歌方式,真實呈現出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百態,無論在詞曲創作上皆有其獨特之處。之後,豬頭皮陸續推出「笑魁唸歌貳-外好汝甘知」、「笑魁唸歌參-我家是瘋人院」、「和諧的夜晚OAA」、「小豬頭皮的遊樂場」及「傲骨人生」等專輯。

 

1994年,蔡振南製作「多桑」電影原聲帶,並使得「多桑」主題曲獲得第三十一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項。1995年,蔡振南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生命的太陽」,專輯中有許多是早已廣為傳唱的臺語歌曲,透過蔡振南沙啞而充滿情感的歌聲詮釋,極具震撼效果。專輯中「母親的名叫台灣」一曲,不僅喚醒本土意識,更觸動人們的心靈深處,令人印象深刻。之後,蔡振南陸續推出「南歌」及「可愛可恨」等專輯,並連續奪得第八屆及第九屆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項,知名代表歌曲則包括「多桑」、「空笑夢」、「異鄉悲戀夢」、「甭擱憨」及「情場憨子」等。

 

1995年,臺灣樂團「濁水溪公社」推出首張專輯「肛門樂慾期作品輯」,使用粗俚辭彙描述社會亂象,曲風則是結合民謠、那卡西,並加入布袋戲的口白,風格獨特。1997年,臺灣樂團「亂彈」推出首張專輯「希望」,專輯中國臺語交錯,歌詞內容敘述真實生活體驗,曲風則將臺灣民間南北管音樂與西洋搖滾樂風結合,引起各界矚目。1999年,來自臺灣客家的樂團「交工樂隊」推出首張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以環保議題為訴求,曲風則以傳統客家八音為基礎,並結合現代搖滾樂,創造出呼應現實社會的客家新民謠。

 

除了新臺語歌曲外,傳統臺語歌曲依舊擁有廣大市場。知名歌者及歌曲包括:演唱「誰人甲我比」、「留你留祙著」的楊宗憲,演唱「雙人枕頭」、「雪中紅」的王識賢,演唱「小姐請你給我愛」、「茫茫到深更」的羅時豐,演唱「愛愈深心愈凝」、「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的施文彬,演唱「有影無」、「歡喜就好」的陳雷,演唱「往事甭提起」、「春夏秋冬」的蔡小虎,演唱「心掛意無路用」、「傷痕」的龍千玉,演唱「金包銀」、「世間」的蔡秋鳳,演唱「車站」、「想厝的心情」的張秀卿,演唱「疼惜我的吻」、「走味的咖啡」的林晏如,演唱「天公疼憨人」、「酒是舞伴你是生命」的曾心梅,演唱「不通將阮放」、「多情」的孫淑媚,演唱「流浪到淡水」、「來去夏威夷」的金門王&李炳輝等。

 

90年代臺語歌曲的知名歌者尚包括:創作代表陳百潭、伍浩哲、蕭福德、鄭進一、阿弟仔、陳小霞,唱將代表葉啟田、黃西田、劉福助、沈文程、洪榮宏、陳一郎、阿吉仔、王建傑、袁小迪、文陽、余帝、方瑞娥、江蕙、陳小雲、黃乙玲、陳盈潔、尤雅、周雅芳、白冰冰、詹雅雯、王瑞霞、李嘉、甲子慧、卓依婷、彭莉、黃思婷、劉依純、謝金燕、詹曼鈴、林子娟、蔡麗津、洪百慧、張瀛仁、潘麗麗、何玫瑰、林美美、江美麗、林美莉、林姍,雙聲代表羅大佑、李茂山、齊秦、吳宗憲、王中平、鳳飛飛、蘇芮、蔡琴、陳淑樺、張清芳、陳亮吟、于台煙、許景淳、李翊君,選秀代表孫協志、林俊逸、方順吉、小辣椒、吳淑敏、王壹珊、方婉真、鍾旎菱、陳淑萍,跨界代表澎恰恰、賀一航、廖峻、許效舜、龍劭華、萬梓良、柯受良、文英、蔡閨、陳美鳳、陳亞蘭,團體代表高向鵬&方怡萍、陳中&邱芸子、櫻花姐妹、宏星特攻隊、同班同學及南臺灣小姑娘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