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流行歌曲」係泛指利用台語(閩南語)所演唱的流行歌曲,主要盛行於台灣及中國大陸福建閩南一帶地區。說到第一首台語流行歌曲,要追溯至上世紀的三零年代,由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歌仔戲出身的純純(劉清香)所演唱的「桃花泣血記」。「桃花泣血記」為上海聯華影業製片公司所出品的電影,由阮玲玉及金燄主演,於1932年於臺灣播出,這部電影同名主題曲的出現也開啟了台語流行歌曲的新頁。之後的八十年期間,臺灣因應政治、經濟、文化等變遷,在各階段時期創造出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流行歌曲。茲將八十年來臺灣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及演進簡述如下:

 

日治時期(1930~1945)

 

30年代期間,日本電影進入有聲電影時代,每部電影都有製作主題曲及數支插曲,使得日本流行歌曲唱片隨著電影的興盛而更加流行。至於最早台語流行歌曲的出現,有一說法為1929年由日本蓄音器商會「改良鷹標」唱片所發行的「烏貓進行曲」。「烏貓進行曲」由秋蟾演唱,由於銷售成績不佳,使得這首歌是否稱得上為「流行歌曲」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台語流行歌曲的興盛,同樣受到電影發達的影響。1932年,中國無聲電影「桃花泣血記」在臺上映,為了招攬觀眾,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為電影製作宣傳歌曲。由於當時臺灣已長期處於日本統治,臺灣民謠遭到禁唱,當這首以台語創作的電影宣傳曲出現後,很快的便受到大眾的歡迎。結果不但電影「桃花泣血記」熱映大賣,同名的電影宣傳曲更是紅遍大街小巷,也開啟了台語流行歌曲的先端。至此以後,片商便開始大力提倡用台語創作的流行歌曲來促銷中國輸入的無聲電影。

 

「桃花泣血記」唱片大賣後,電影宣傳曲成為電影能否熱映的關鍵要素。1933年在臺上映的中國無聲電影「倡門賢母」與「懺悔」,亦分別製作了由李臨秋填詞、蘇桐譜曲、純純主唱的同名電影宣傳曲,同樣受到大眾喜愛。在發行這幾首電影宣傳曲唱片成功後,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負責人柏野確立台語流行歌曲的方向,並開始招攬人才創作流行歌曲。除聘請陳君玉擔任文藝部長外,並廣招本土傑出的音樂人才,包括鄧雨賢、林清月、周添旺、吳得貴、周若夢、蔡德音、廖漢臣等詞曲創作者及林氏好、青春美、愛愛、林月珠、王福等歌者,掀起臺灣流行歌曲的創作演唱風潮。

 

經過半年多的期間,文藝部共創作出數十首的歌曲。其中,較為流行的歌曲包括由李臨秋填詞、鄧雨賢譜曲的「一個紅蛋」、「望春風」,李臨秋填詞、王雲峰譜曲的「怪紳士」,周添旺譜詞、鄧雨賢譜曲的「月夜愁」,林清月填詞、鄧雨賢譜曲的「老青春」,陳君玉填詞、鄧雨賢譜曲的「跳舞時代」,及廖漢臣填詞、鄧雨賢譜曲的「琴韻」等。

 

古倫美亞唱片成功的創造臺灣流行歌曲的風潮後,帶動了臺灣本土業者經營唱片公司的風氣。1934年底,陳君玉離開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轉戰至由郭博容組成的「博友樂」唱片公司;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文藝部則由周添旺接掌。同年,由陳運旺、趙櫪馬策劃的「泰平」唱片成立,擁有芬芬、青春美、林月珠、林氏好、玲玲、蔡德音等歌手,加入唱片業的競爭行列。

 

這段期間博友樂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李臨秋填詞、邱再福譜曲的「人道」,陳君玉填詞、邱再福譜曲的「風動石」、「一心兩岸」,郭博容填詞、邱再福譜曲的「籠中鳥」,蔡德音填詞、邱再福譜曲的「如思夢」等。古倫美亞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周添旺填詞、鄧雨賢譜曲的「對花」、「江上月影」、「雨夜花」、「春宵吟」、「青春讚」,陳君玉填詞、鄧雨賢譜曲的「三姊妹」、「青春謠」,陳君玉填詞、高金福譜曲的「蓬萊花鼓」、「摘茶花鼓」等。泰平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黃得時填詞、朱火生譜曲的「美麗島」,趙櫪馬填詞、陳運旺譜曲的「月下愁」,趙櫪馬填詞、施澤民譜曲的「為情一路」,以及詞曲作者未詳的「失業兄弟」等。

 

1935年,板橋林本源家族企業代理的「勝利」唱片公司成立,聘請留日音樂家張福興主持文藝部,並延攬多位本土音樂人才。包括林清月、陳達儒、陳秋霖、蘇桐等詞曲創作者,及牽治、秀鑾、彩雪、王福等歌手。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顏龍光填詞、張福興譜曲的「路滑滑」,趙怪先填詞、陳秋霖譜曲的「海邊風」,陳君玉填詞、蘇桐譜曲的「半夜調」、「月下相褒」,陳達儒填詞、蘇桐譜曲的「女兒經」,陳達儒填詞、陳秋霖譜曲的「夜來香」等。同年,古倫美亞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周添旺填詞、鄧雨賢譜曲的「碎心花」、「滿面春風」、「南風情花譜」,周添旺填詞、黎明譜曲的「河邊春夢」等。

 

1936年,張福興離開勝利唱片,文藝部改由王福接任主持。這段期間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陳達儒填詞、蘇桐譜曲的「雙雁影」、「日日春」、「青春嶺」,陳達儒填詞、陳秋霖譜曲的「白牡丹」、「柳樹影」,陳達儒填詞、姚讚福譜曲的「窗邊小曲」、「悲戀的酒杯」、「我的青春」、「心酸酸」、「欲怎樣」,陳達儒填詞、林禮涵譜曲的「送出帆」等。同年,總督府制定「臺灣唱片取締規則」,開始打壓台語流行歌曲的創作。「泰平」及「博友樂」唱片因此結束營業,並將銷售權轉讓成立「日東唱片」公司。

 

隨著1937年「皇民化運動」的來臨,臺灣流行歌曲的發展面臨最大危機。到了1938年,此時僅剩存「古倫美亞」、「日東」及「東亞」等唱片公司。日東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陳達儒填詞、蘇桐譜曲的「農村曲」,陳君玉填詞、蘇桐譜曲的「隔壁兄」,陳君玉填詞、鄧雨賢譜曲的「新娘的感情」,陳君玉填詞、尤生發譜曲的「賣花曲」等。東亞唱片發行的代表性歌曲包括由陳達儒填詞、陳秋霖譜曲的「夜半的酒場」、「可憐的青春」,陳君玉填詞、姚讚福譜曲的「戀愛列車」、「終身恨」,陳達儒填詞、陳玉蘭譜曲的「南都夜曲」,陳達儒填詞、姚讚福譜曲的「我的青春」等。

 

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提倡所謂「新臺灣音樂運動」,將臺灣原有的歌曲旋律配上新編的日本歌詞,並把原本抒情哀怨的曲調改編為激昂悲壯的進行曲。當時被改造成軍歌的歌曲包括:「望春風」被改為「大地在召換」,「雨夜花」被改為「榮譽的軍伕」,「月夜愁」被改為「軍伕之妻」等。這些所謂「時局歌曲」的出現,阻礙了正在發展中的臺灣歌曲,也使得臺灣流行歌曲在1939年推出「滿山春色」、「心糟糟」、「甚麼號作愛」、「港邊惜別」、「阮不知啦」、「心茫茫」等歌曲後,被迫暫時劃下了休止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