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製時期(1960~1969)

 

60年代初期,唱片的製造過程仍為「手動式」,不僅生產速度慢,且破損度相當高。1961年,國人以透明的塑膠加上彩色畫片製成了第一張彩色繪畫唱片。同年,「海山」唱片成立,大力培植本土詞曲作家,將國內唱片拓展至海外。此後,自錄唱片大量發行,翻版唱片已不復多見。

 

1962年,唱片製造升級為「油壓半自動機械」,原料也改成塑膠製品「乙烯樹脂」,使得良品率大為提高。同年,「台灣電視公司」開播,臺灣進入電視時代,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受歡迎,皆對臺灣的唱片業市場有相當大的助益。1963年,立體聲歷聲唱片問世,國內並成功的錄製第一張具有立體聲效果的唱片-「孝婦淚」。

 

60年代初,隨著台語電影的興盛,使得台語歌曲成為此一時期的主流唱片。1963~1967年間,台北與台南陸續成立了包括「南星」、「雷虎」、「金馬」、「雷達」、「電塔」、「惠美」、「五虎」、「鐵金剛」等唱片公司,多以翻唱歌曲灌唱為主。這段期間,許多在台語歌壇走紅的歌星也紛紛拍攝台語電影。

 

1965年,唱片製作已全面改換全自動壓片機械製作,使唱片得以大量生產,臺灣唱片並大量銷售東南亞。1966年,四聲道唱機開始在台銷售,錄音設備增設,專業級的錄音室亦相繼成立。1967年,12吋33又1/3轉唱片問世(之前多為10吋),每張唱片可收錄12首歌(之前僅能收錄8首歌)。60年代末期,日本具有高頻率錄音設備的錄音機進口,市面亦出現匣式錄音帶,唱片業呈現榮景局面。

 

進入60年代後,台灣經濟發展快速,唱片公司增加速度驚人。根據統計顯示,唱片公司登記家數從1960年的14家(女王、歌樂、亞洲、鳴鳳、五洲、麗歌、環球、中華、新聲、大王、臺聲、迴聲、惠美、鈴鈴)迅速增加至1969年的111家,成長幅度達近8倍之多。

 

企經時期(1970~1979)

 

到了70年代,高品質的音響設備及電唱機同時進口,錄音技術由「單軌」躍進為「雙軌」,唱片業也進入了企劃經營型態。1970年,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研究發展出SQ矩陣式四聲道唱片。1971年,「歌林」唱片公司成立;卡式錄音帶傳入臺灣。1972年,「光美」唱片公司成立;日本JVC與美國RCA試驗成功CD-4分立式四聲道唱片,使音樂更有臨場感。

 

1975年,唱片原料改良為「塑膠粒抽料(PVC)」,製作技術由「壓片」改為「射出」,使得唱片品質更加穩定。1976年,「新格」唱片成立;「朝陽卡帶公司」成立,正式生產卡式錄音帶。同年,「第一」唱片公司購進西德最新型刻版機,也讓臺灣的唱片技術逐步跟上歐美。

 

1977年,「鄉城」唱片成立;「新格」唱片公司舉辦「金韻獎」,甄選出許多優秀歌手及歌曲,並發行專輯唱片,標榜「由這一代年輕人的心聲所譜成」,蔚為流行。1978年,「海山」唱片公司推出「民謠風」專輯,形成所謂「校園民歌」的風潮。之後,「歌林」唱片公司更是加以推廣,讓「校園民歌」成為當時流行音樂市場的主流。

 

1978年,「波麗」唱片公司與美國的RCA、EMI公司、「四海」唱片公司與美國的WEA公司、「海山」唱片公司與美國的CBS公司及日本的SONY公司、「歌林」唱片公司與西德的PLOY DOOR公司、「福茂」唱片公司與英國的DECCA公司等,紛紛展開合作關係,從事「代理」出版唱片的業務。

 

根據統計顯示,唱片公司登記家數從1970年的113家增加至1979年的278家,成長幅度達2.5倍之多。唱片種類亦更加多元,除了各類歌曲音樂、戲曲語文外,由當紅歌星主唱,搭配電影所製作的原聲帶唱片亦相當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工業時期(1980~1989)

 

80年後,臺灣已逐漸轉型為工商業國家,同時建構出新的流行音樂體系。這段期間除了大型唱片公司紛紛成立外,也出現許多音樂個人工作室,外國唱片公司亦紛紛來台成立分公司。由於卡式錄音的家庭化及隨身聽的問世,造成傳統唱片的銷售低落,錄音卡帶幾乎已快要取代原有的唱片市場。

 

1980年,全球四大唱片機構之一的「寶麗金」唱片公司併購「齊飛」唱片,在台成立分公司,成為首位在台成立分公司的國際唱片機構;同年,「綜一」唱片公司成立。1981年,「滾石」、「飛羚」及「天鼎」唱片等公司相繼成立;1982年,「飛碟」、「上格」唱片公司成立;1983年,「喜瑪拉雅」、「藍與白」唱片公司成立;1984年,「點將」、「吉馬」、「華倫」等唱片公司成立。

 

1985年,唱片材質出現重大的改革與突破,國人成功的研發出鐳射唱片(CD)的製作並生產。「滾石」公司並發行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CD-回聲專輯,由齊豫及潘越雲主唱。同年,「金園」、「可登」、「瑞星」等唱片公司成立;「喜瑪拉雅」唱片公司則與美國哥倫比亞公司(CBS)唱片公司簽約,代理CBS唱片卡帶在台製作及發行的業務。

 

同時,版權觀念漸被重視,唱片業者自組組織亦陸續出現。1985年10月,「明天基金會籌備會」邀集當時滾石、飛碟、寶麗金、喜瑪拉雅等知名的唱片公司,集結60位臺灣歌手共襄盛舉,灌錄「明天會更好」專輯,由「藍與白」唱片公司發行。專輯銷售後大為暢銷,由售出盈餘所籌募到的公益基金達新台幣600萬元。1986年,國內十餘家唱片業者加入IFPI(國際唱片業交流協會)所成立的「IFPI在台分會」,臺灣的消費者也漸漸建立起「盜版」和「合理代理版」的概念。

 

80年代因外國公司進駐臺灣,不僅參與製作本地歌手的專輯,並大量引進國外音樂產品,使臺灣的流行音樂產業進入全面發展的時期。而音樂工業的週邊產品如MTV伴唱帶、音樂書、音樂雜誌等應運而生,相關產業如演唱會、卡拉OK等亦頗為盛行。

 

到了80年代末期,新的唱片公司更是持續不斷成立,唱片業已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此外,非主流音樂的唱片公司亦在此時迅速發展,包括「普音」唱片於1987年成立,1981年成立的「金革」唱片亦在此時於北、中、南增設營業處,「風潮」唱片則於1988年成立。根據統計顯示,唱片公司登記家數從1980年的336家增加至1989年的769家,成長幅度依舊相當驚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e紅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